昨晚去看了新電影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上戲院看戲目的很簡單,就是想看看九把刀的本事有多少。我對這位網路作家沒有什麼喜惡之感,更何況本來就不可能全然的喜歡或排斥誰,但相較那些「書迷」起來,我的古板可能被設定在「討厭」他的光譜上,這點我是很保留的。畢竟,我並沒有太全面地接觸他的作品,純粹是以瞭解現象、從新認識的心態看戲。
把九把刀的種種行為稱作「現象」,那麼或許與韓寒等人一樣,那種多角化經營的人物讓你很難找到一切入點「批評」。(此謂「批評」並無貶異,純粹是討論。)要說他小說的問題、便和你談音樂;要說音樂有問題、便和你講電影;要說電影有問題、便開起賽車;要說賽車跑不快、他又變成小說家。這個時代大伙兒確實樣樣通,也可能必須得樣樣通,但這年頭的科技發達、流程簡化,要能完整地去接觸各種不同形式的所謂「文化創意」,是再便易不過的了!雖說人無完人,但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沾個幾項東西來「玩玩」。
以下,我不打算直接討論電影本身的劇情,而是想談談看過這部電影後,對一些現象所引發的想法。
【形式不能不顧】
電影既是八大藝術之一,便有其專門獨特之形式學問。談文學、談音樂、談繪畫,總之談藝術,總是必須談論形式;想當初學習文學概論時,第一章學的也就是探討形式之學。《那》劇拍得好不好看?我會說好看。(此謂「好看」不涉及內容深度等層面。)但要說它是電影形式嗎?我覺得值得商榷。
一小時五十分鐘看下來,我覺得是在看一集中篇電視劇,而不是電影。《那》劇雖然完整地、靠譜地呈顯一篇故事,但電影不僅僅是說故事那麼簡單,而是靠景像、光影、音樂、乃至於演技去「呈現」故事及故事外的弦外之音,倘若只是把畫面透過高清攝影機清楚地拍攝下來,中間再穿插一些卡通後製,又找個配音員加入大量的獨白畫外音,那麼怎麼看就不是演電影,而是演電視劇或是演小說。
這種比較就好似看歌劇或看音樂劇,人們常常搞混這兩者之差異。歌劇不一定嚴肅,不一定有哲學,也有喜歌劇,但它的形式是明確的,音樂上使用宣敘調及詠嘆調,並採美聲唱法表現;音樂劇則可有對白甚至是流行樂,編制也不大一致。有好看的音樂劇、有也好看的歌劇,但兩者仍不宜混亂。
形式問題可大可小,多少人會打著「破舊立新」的旗幟反駁,但也如「新詩」一樣,多少人假其形式寫出根本不是詩的文字堆疊。更何況,這是文藝創作的初階段設計,倘若定位不清,又要怎麼明確地傳達那些「理念」呢?
【浮誇無厘頭的卡通化】
還有一個滿普遍的問題,在香港與日本的作品也常見,就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人物,大多都是既浮誇、又無厘頭的卡通化腳色,他們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搞笑了。這種現象出現在影視作品,說不上好或不好,但若哪一天我們的真實世界,大伙兒都變成這樣呢?我們適應得了嗎?
文藝作品塑造腳色,是一項精密的設計,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受眾的思緒。演員或觀眾之所以能夠「入戲」,必然是受那些腳色的個人性格影響,才有所發揮,假使這些精密完整的性格被抽掉,取而代之的是相當平面的卡通化腳色,還能留下多少感動?
所以「感動」的來源變得越來越粗淺,最明顯的例子是某些電視臺播的鄉土電視劇經常「灑狗血」,獲經常看到一些作品用「摧淚」攻勢,都是一種很表面的功夫。一件故事本來能夠展開些深度,卻因為腳色塑造的平面壓縮而打了折扣,是相當可惜的事。
【不必經世致用,但不可忽視傳媒影響】
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從小說文本到電影,都是大眾化的、網路化的、通俗化的口味,也能帶給受眾一些體驗上的感動。即使這種感動不一定深化,但肯定是留下一些影響。尤其,一但透過網路、電視或電影,經歷傳媒的加成效應,影響不只是擴大,還會因量變產生質變。
我可以接受九把刀提倡的「熱血」、「不停的戰鬥」、「夢想」等價值觀,我相信《那》劇一定也是在提倡如此觀點,加上作者本身經常到處演講,講的無非是上述內容。(即便有人不認同,我覺得那也是代表作者本人的一種價值,無所謂贊不贊成、反不反對。)但是,當這些抽象的觀點被影像包裝起來後,要找到具體事物「代表」它,這段過程容易扭曲變形。
就如前一段講到「浮誇無厘頭的卡通化」的概念,倘若上課時自瀆、叫囂來叫囂去、打過來打過去的「畫面」,套進那些作者欲傳達的價值觀,那麼這些很寬泛的概念即刻被狹窄的行為代表了。加上每個人成長歷程、是非道德皆不一樣,我們要怎麼接受這些動作畫面就代表作者欲傳達的觀念呢?所以我認為,太過平面、通俗乃至惡搞的設計,反而限制了原作深度,不能很有效地感動受眾。
反而,受眾接收到這些影像資訊,加之情緒催化,有可能本來應該出現的正面影響轉為負面,在理智的思考下,這樣的結果難道是我們樂見的嗎?朱學恆在九把刀南女演講脫褲事件中曾表示,擔心如此激烈的舉動會造成保守勢力的反撲。(雖然我覺得朱、九二人是一個樣,五十步笑百步。)這個社會肯定需要一些改變,但改變不是在於那些小枝小節上,而是在大觀念上。
所以我說《那》劇好看,因為大觀念沒出太多錯,但代表它的那些小枝小節,是值得受眾再多省思一些的。因為那些畫面出現的行為,可能是作者個人經歷,適用於作者的成長,也符合作者成長的性格與環境,卻可能極不適合多數其他人。這也是我們必須學習,別老看著人家成功一面,要學大觀念的成功而不是小枝節的可笑。
【任何作品一定得批評】
那麼這部作品可不可以批評呢?我覺得可以,因為我從不認為批評是貶意詞,「說缺點」只是這個詞彙中的其中一個意義,更多的是需要討論、評價、下註腳。所有的文藝作品或一切事物,都可以批評,甚至原本是「傳世經典」,也能接受批評。
況且,有批評才有進步。我們難道希望臺灣的電影是靠著很表層的粗淺「感動」一炮而紅嗎?如此太狹隘了,也達不到電影的最佳效益。電視與電影最大的不同是,電視好比方便麵,看過就算了,頂多腦子記得曾有那麼件事兒,或帶給你過什麼情緒;電影在幾小時內拍完,即便拍攝時也受底片等各種技術的限制,活像是精煉的正餐。格調不同,當然評價的標準、方式也會不同了。
不過這也不是單一作品的問題,而是現在娛樂通俗化、低俗化的普遍現象,有時都搞不清楚,究竟是在看真人演的戲,還是某部卡通的真人版戲劇。但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畢竟是九把刀第一部親力親為之電影,又他擅長寫通俗文學、又只有掌鏡電視劇的經驗,又這些問題應屬難免;只是如果要用「感動人心」等高帽子價值觀反對各種批評,或盲目地大力追捧、稱贊,也未免太相愿了一些。
總之,《那》劇不難看、甚至有些片段好看,但仍存在很多缺點,我甚至認為他不是一部「好電影」。(就是一段好看的單集電視劇吧。)又或許過幾年後人們對藝術的價值判斷改了,這部戲就是「好電影」了。
我能認同你說的。
謝謝!
確實感覺像電視劇
其实个人一直觉得:作品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,与评论无关的存在。如同许多专家对一块美玉有不同的评价褒贬,不影响玉本身的品质。和等级。如果批评的目的是为提升将来作品,也要看作者本身的态度。纯交流。
.。。。。。。可能没看懂你的文章。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