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選段刊登在《申江服務導報.申週刊》2012年10月3日第7版「潮城市」,點此處觀看該專欄PDF檔案。)
//
誠品在我眼中,原不是好書店。它書品賣價貴、鮮少折扣,以各種產業行銷、文化傳播的理論解剖分析,可輕鬆戳破那美妙華堂的神話。從各網絡論壇大肆冷嘲熱諷(尤其是鄉民群聚的PTT),幾可斷定誠品就是為文青、或想要成為文青的各類人群裝屄用,也被意淫成宅男泡文藝女的絕佳場域。選擇法文「Eslite」(菁英)為名,有意無意把高尚低俗一刀兩斷,使非我族類者即便鄙視、排斥、唾棄誠品,其偉業始終不會動搖……這家書店的老闆,在前幾年臺灣高層貪污弊案中,跑過龍套、串過場面,讓我曾自命清高地極想抵制這種商人開設的店面。
但,我失敗了,我以為能鄙視、排斥誠品,情感上卻無法抵擋它後天散發出來那種獨特氣質,忽略它先天本是一場資本幻影。
誠品雖以「書店」公開營業,但它顯然不想單純開個書店。無論你是否喜歡,當今誠品幾乎設於百貨商場內,架上一本本書籍,即搖身變成高端精品,隨著深褐色木架催化出的靈韻,將商場內世俗的顧客吸引進去。或者,原本讀書之人,或許迷戀歐式古典藏書閣之景,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下,誠品就能帶給我們這種美妙的錯覺,能使人們也躍身成一定程度上的「菁英」。但菁英也是人,書看久了總會疲憊吧,此時同幢大樓內的各種服務,足以在實際需求及虛擬品味之間取得很好平衡:品嚐黑咖啡、細嚼馬卡龍、把玩Mac電腦、聆聽黑膠唱片、瞻仰香奈兒名牌……多少人的細小心靈,簡單且快速的被滿足了,若不敢(或不能)掏出大把鈔票,即使走走逛逛還附帶免費空調,也不會惹人微詞。
現在的誠品可厲害,僅臺中就有勤美、金典等複合式商場,除寄生於各大百貨之外,更獨立門戶,貫徹這種游移於世俗與品味之間的精緻路線。觀察誠品各店,規模並非它的強項,北京西單、上海書城、廈門外圖、廣州購書中心的實際樓板面積與貨架數量,要比誠品多得很,但規模只是迷思,數量與面積並不重要,百分之七、八十的書品,是我們既不感興趣也無需要的,且買本書得走六、七層樓,穿越重重人群,那不是氣質,而是戰爭。誠品在一般情況下,說大不大、說小不小,看似有個寬敞的空間,卻無比寧靜、條理有序,且店家總是有辦法很清楚地告訴你今天該買哪些書,動線清楚、目標明確,使得外行人也能看個很有門道的熱鬧。
說到此,不知各位是否發現:誠品、蘋果與其他所謂「潮牌」一樣,若死理性地去看它提供的產品本身,性價比極低、沒啥優勢,但為什麼惹人喜愛呢?大概是在高速社會下,人們尋求速食品味的一種方法吧,把過去屬於上層貴族的生活,依照自己的想像排練搬演,頗有快感的。還記得,小時候第一次踏入中友百貨時見到誠品,那是三層挑高的寬廣空間,以圓形環繞的方式營造出只有在故事書上才能看到的景緻,不得不贊嘆驚豔,是誠品將我們的想像付諸現實,縱使它最終目的是為了榨乾人們的荷包,但基於大伙兒的潛意識已真實地複製呈現,似乎也沒誰因此不爽。
所以我放棄排斥誠品了,畢竟它是一樽佳釀,可微醺、或醉戀於其氣息之中。在出門散心時,若身旁出現誠品,我仍樂意踏入,畢竟有這樣的空間與氛圍,逛逛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