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觀賞之表演藝術節目概況

  今年終於拿到博士學位,並經歷了幾次不同風格的求職行程,也在年末找到一份新工作。在這匆忙的2018年,我看了41場演出(39檔節目),其中CPE鋼琴重奏團的《藝起愛樂》推廣音樂會,以及香港管弦樂團《梁祝與長征》,此二場節目因重複觀看,所以才出現觀演次數與觀演節目數有落差。依例,作個年度回顧吧,這41場演出(39檔節目)列如下(有超連結者表示附觀後感或評論):

※壹月
  01/06 –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、臺北當代合唱團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唱團:香港當代師大聯演
  01/07 – 創世歌劇團 、寧波交響樂團:《卡門》
  01/13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巨觀交響三《百變大師》理查‧史特勞斯面面觀
  01/19 – 臺北歌劇劇場、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馬克白》

※貳月
  2/28 – 中華國樂團:2018新年音樂會

※參月
  03/18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非凡與恢宏》奈斯托洛維奇與五明佳廉
  03/24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峰迴路轉》布魯克納第三
  03/31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陳美安與胡瀞云的音樂狂想

※肆月
  04/10 – 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:《誰是伯恩斯坦?》講座音樂會
  04/13 – 香港管弦樂團:柴可夫斯基與蕭斯達高維契
  04/14 – 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:NSO 名曲系列《蕭斯塔科維契第一》
  04/28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英雄 巨擘 貝多芬》拉赫林與國臺交

※伍月
  05/05 – 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:《王者之音》
  05/11 – 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:NSO 名曲系列《赫比希的雙B饗宴》
  05/19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淬煉指環》指環選粹
  05/23 – CPE鋼琴重奏團:《藝起愛樂》推廣音樂會(上午場及下午場)
  05/26 – 國立竹山高級中學:《音躍繪》十週年感恩音樂會
  05/26 – 臺北市民交響樂團:馬勒第二號交響曲《復活》
  05/27 – 東海大學管樂團:經典重現

※陸月
  06/15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無悔的愛》波希米亞人
  06/17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無畏的愛》托斯卡
  06/23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山的聲音》理查‧史特勞斯 阿爾卑斯
  06/29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高雅中的愁思》布魯克納第六

※柒月
  07/07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深沉與純真的交會》霍內克與國臺交
  07/11 – 金門國樂團:《風獅爺傳奇》八二三炮戰六十週年紀念音樂會
  07/29 – 2018 NTSO X 屯區國際藝術節:《天方夜譚》香港青年與國臺交青年交響樂團

※捌月
  08/03 – 聞韶軒絲竹室內樂團:2018年度音樂會《大墩隨想》
  08/05 – 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:威爾第《安魂曲》

※玖月
  09/08 – 國立臺彎交響樂團:愛與宿命的終極試煉《西城故事》
  09/16 – 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:《絲路星海》冼星海作品音樂會
  09/28 – 香港管弦樂團:國慶音樂會《梁祝與長征》
  09/29 – 香港管弦樂團:國慶音樂會《梁祝與長征》
  09/30 – 第三十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:開幕鉅獻-唐尼采蒂兩幕歌劇《愛情靈藥》

※拾月
  10/14 – 臺中國家歌劇院:華格納歌劇《齊格飛》(2018歌劇院巨人系列)

※拾壹月
  11/03 – 上海愛樂樂團:《英雄主義的光輝》
  11/04 – 上海歌劇院:歌劇《晨鐘》
  11/09 –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:《浪漫初現》
  11/16 – 祖賓.梅塔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(臺中場)

※拾貳月
  12/02 – 衛武營文化藝術中心:輕歌劇《憨第德》(2018衛武營開幕季/伯恩斯坦100週年誕辰紀念)
  12/11 – 讀賣日本交響樂團:柴可夫斯基小提琴之夜

  接著,還是隨便寫點心得總結。

※基本量化分析

  與前幾年相比,除了2016年曾看到56場節目以外,41場應該算是這幾年的平均數量水準。比較可惜的,是2018年看的演出仍以音樂會、歌劇(音樂劇)一類演出為主,尤其又以西式樂團演奏為主,國樂大約有三場,其它才是合唱、管樂合奏、室內樂演奏,沒有涉足話劇、舞劇等。不過歌劇(音樂劇)的佔比很高,如算上音樂會版本,從年初的民間製作到後來的大型專業製作,甚至包括華人作品《晨鐘》,我一共看了八場歌劇(音樂劇)演出。

 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還是因為主場優勢,佔據我大多觀演場次數量,看了十三場。但在NTSO的2018-2019樂季開始後,因其一貫的上半年量少安排,以及節目沒那麼吸引人,我在2018年下半年觀看NTSO數量就降低了一些。而中華民國國家交響樂團(NSO)以五場次的數量緊在後,其次則是香港管弦樂團看了三場。

  今年的涉外觀演體驗也不少,在香港觀演次數稍多,其次是上海、長沙、澳門。而也分別在不同地方聆聽到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,以及讀賣日本交響樂團的演奏。

  而今年觀演之節目,除了有兩場實在懶得寫或沒空寫心得,其他所有場次我都或多或少寫下觀後小記、觀後感,其中有五場節目留下了較正式的觀後感文字並見諸正式媒體,又其中一篇觀後感刊載在《澳門日報》,稍微拓展了拙作文字的曝光範圍。

※最瘋狂的觀演體驗

  是時候記錄一下今年9月16日前往長沙觀看《絲路星海》的經歷了。

  其實這場演出在大陸很多城市巡迴演出,也有離臺灣比較近的場次,但我一開始接觸到該節目的演出訊息就是長沙場,礙於要訂定機票、住宿事宜,加上想說能與當地朋友會面,所以就早早確定要前往長沙觀演。

  而在購買機票前,由於好友蘇芷蓉邀請我參加其盛大婚禮(婚禮在演出前一日),所以我選擇了相當緊湊的出行規劃:9月14日與學姐前往臺北找老師會面,9月15日中午到桃園吃喜酒、當晚從臺灣飛往澳門,9月16日一大早從珠海飛長沙、晚上看演出,9月17日從長沙回臺灣。

  誰知道,臨近出行日時,「山竹」颱風卻越來越近。身為臺灣人,對颱風已經習以為常,所以原本還挺有信心能順利依照原本行程外出。可就在9月15日吃完喜酒,前往桃園機場時,接到短信說我9月16日一大早的航班被取消了!於是,我只能在高速公路上思考備案……

  於是,我擬訂新方案:依原計畫先到澳門,當晚直接從珠海搭高鐵到廣州,隔天一大早從廣州搭高鐵去長沙,完美。

  天不從人願,當我進入澳門,跨過拱北,正在珠海高鐵站吃著麥當勞時,火車站傳來廣播聲:9月16日全廣東省高鐵停運!真是崩潰,這樣我豈不是卡在珠海動彈不得了!

  慌亂之下,原本想到一個極為瘋狂的方案:今年春節期間,因為澳門航空接駁失誤,讓我搭不上前往寧波的飛機,於是我從淘寶上租了一輛車,從浦東直奔舟山,所費不貲。而在這風雨欲來的緊急狀況下,我也想依樣畫葫蘆,從廣州打車到湖南省最靠近廣東的城市——郴州。因為高鐵只有廣東停運,湖南不停運,我心想只要出了省,應該就好辦了!

  其實原本都叫好了車,準備花錢消災,但好在有南航的朋友告訴我:9月16日一早,廣州白雲機場有一航班飛往長沙,狀態正常。於是我跟租車公司聯繫,改成把我送往白雲機場,而我也隨即買下廣州飛長沙的機票。

  折騰許久,我也懶得找酒店住宿了,於是在白雲機場過了通宵,還從平板上觀看「臺灣間諜」的新聞報導。好不容易挨到清早,辦完安檢,搭上飛機,終於飛到長沙黃花機場。我都有點佩服自己,在這樣的狀態下,我還能有精神觀看音樂會演出……

  也是一段頗難忘的旅程。

※印象不好的演出

  很巧合,2018年印象不好的兩場演出,集中在7月份發生。

  第一場,是金門國樂團《風獅爺傳奇》,但事實上演出很優秀,應該要能成為甚佳節目,可惜遇到極品三寶,放任其小孩製造噪音,又遇一群獅子會大媽手機鈴響、助紂為虐,讓我當下氣得頭暈眼花。而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消極處理態度,及事後非常官式的敷衍回函,無疑嚴重打擊我對前往該處觀演的熱情。

  第二場,是香港沙田交響樂團在NTSO屯區國際藝術節演出的《天方夜譚》,我直至今日都認為,這場演出涉及虛假宣傳欺騙觀眾,有侵佔觀眾票券費用之嫌。而NTSO辦理所謂國際藝術節,對節目的審核要求如此放水,也是相當不負責任的行為。

  另外,NTSO在9月份演出的音樂會版《西城故事》,因為設備問題導致節目中斷,並且一度引發觀眾情緒不滿,也是比較可惜的節目。

※印象甚佳的演出

  香港管弦樂團與張國勇合作的蕭士塔高維奇《第五號交響曲》,給我留下頗好的印象,雖然受限於座位未能聆聽到最好的音響,但整體演出效果相當出彩。而我所觀看那麼多場NTSO演出中,應該以歌劇音樂會《波希米亞人》效果令我最滿意,不但音樂動聽,戲劇的表達也頗為理想。但若以歌劇來說,今年我看到最好的歌劇演出,應該還是澳門國際音樂節的《愛情靈藥》,以及臺中國家歌劇院的《齊格飛》

  除此之外,年末聆聽的上海愛樂樂團祖賓.梅塔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,以及讀賣日本交響樂團這幾場演出,體驗也是很好。但必須承認,對祖賓.梅塔與BRSO的美好記憶,有一部分是基於情懷而成立的。

※2018年總結

  基本上,今年觀演踩到的地雷不算多,這頗幸運,且有更多的收獲,是在節目之外的感悟、交流、學習,有時像上課,有時也似娛樂,觀賞這些演出,確使生活有些樂趣及色彩。

  如無意外,從2019年春節過後,我就會前往江西省九江學院的文學與傳媒學院任教,開展新階段的人生。當地的演出活動較少,我也就不會那麼頻繁的觀賞演出了,如有機會,再到其它城市走走。

  一年就算順利地過去了,希望2019年更好。(貌似去年我也是這麼說的。)

查太元

2 則留言

  1. 不那麼頻繁的觀賞演出?真可惜,你寫的音樂評論是我看過最能認同,最不像玄說的。另外,大多論點頗為認同,如國家歌劇院的商業外租、《女武神》的紅椅子(《齊格飛》用餐規劃只是安排觀眾到小劇院外的露天劇場,真的很無奈)等。你如果到贛,一小撮人就失去看到中肯評論的機會了。但離開台灣的泥淖一定值得。
    想看話劇、戲劇、劇場、舞蹈,國家歌劇院的巨人系列、 NTT-TIFA都邀請一定水準的表演者演出(國內華人原創的戲劇幾乎沒有什麼深刻之處,也不需要用太多腦袋),我憑學生卡優惠買了《圍城》、《美國民主》的票,才發現自己讀的書不夠多、國際現狀了解不夠多。所以平日除了練習《鏡》,並盯著總譜想著觸鍵外,開始關注到鋼琴、音樂外的事。
    當然,我只是非科班的業餘高中生,沒立場說這些話。
    最後,我想2019第一場雷,大概是國台交的新年音樂會。撇著林佳龍的鬧劇不談,《行星組曲》的聲部平衡沒有做好,《木星》還出現銅管破音,剛進入I Vow To Thee My Country弦樂太大聲導致後面張力不足。《藍色狂想曲》沒有抓住百老匯的精隨(網路上查Gershwin plays Gershwin),安可曲《魔王》鋼琴音色實在是太尖銳恐怖(高三音樂班不過如此)。看到節目單寫「台中市政府」,就知道你為什麼沒有這類型音樂會的評論了。

    1. 謝謝你的關注及溢美之辭!說到2019歌劇院新年音樂會,其實我對這場的評價滿高的,我也寫了評論,只是還在等投稿的媒體先刊登,隨後我會再放到blog上。我還是會盡力到不同地方看各類型演出的,盼未來多交流!

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